包头市计生协微信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经验交流>正文
统筹推进 多措并举不断深化幸福家庭创建活动
───
发布时间:2016-09-12 08:20 作者:白荣 来源:包头市计生协 浏览次数:

近年来,包头市以全国创建幸福家庭活动首批试点城市及示范市建设为推动,围绕创建主题,结合“北疆幸福家庭”创建活动要求,着力打造具有包头特色的“鹿城新家庭”品牌,致力于不断增强全市家庭特别是计生家庭的持续发展能力。国家和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实施新家庭计划项目以来,我们乘势而上,狠抓落实, 不断推进幸福家庭创建活动深入发展。

一、 统筹协调推进,始终保持创建势头

市委、市政府将创建幸福家庭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相结合,与新时期卫生计生工相结合作,与建设文化城市、健康城市相结合,始终保持高位统筹倡导、部门协调推进、项目品牌带动、家庭成员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

(一)领导有力。成立了由市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协调组织实施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每年1 至2次由市有关部门列席的创建工作联席会制度。创建活动全国试点工作及示范市建设6年间,虽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几易其人,但我们都及时调整领导小组并向新任领导汇报活动情况,始终保持创建工作领导组织的连续性。积极协调宣传、发改、卫生、民政、财政、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借力借势借平台,将各自职能融入到创建幸福家庭活动中来。

(二)政策统筹。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幸福家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卫计委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阶段工作安排,相关部门出台了生育关怀公益金,计划生育保险,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一次性扶助金、廉租房公租房、《医疗服务绿色通道实施办法》等惠及城乡居民特别是计生家庭的具体政策措施。

三)投入保障。全市投入8000余万元,高标准建成了覆盖城乡的计生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城乡公共服务布局,满足人民群众对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的个性化需求。另外,政府财政每年单列1000余万元,用于引进《幸福家庭通》、生殖健康援助行动等项目,补充生育关怀公益金,开展计划生育保险、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项目。

二、 加强宣传倡导,始终营造创建氛围

我们以树立新型婚育观念和健康生活、家庭文化理念为先导,着力构建创建活动宣传新平台。

(一)集会活动大宣传。结合“3·8”、“5.12”、“母亲节”、“国际家庭日”、“5.29”、“7.11”和全市孕妈咪风采大赛等重要活动节点为契机,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型宣传活动,引导群众争创幸福家庭、争做文明市民。

(二)便捷手段常宣传。充分利用卫生计生网络、QQ群、微博微信等现代传播方式,建立起立体化宣传模式;在全市启动实施 “大型社区行公益巡讲义诊《健康桥》活动”50场,参加人员约25.5万人次

(三)发动群众促宣传。组织发动市、县、乡、村开展家庭文化、文明倡导四级联创活动。活跃在各条战线上的青年志愿者、包头义工、爱心车队等经常性地开展主题活动和专项行动,涌现出全国最美孝心少年赵文龙、最美中学生杨惠迪等一大批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目前,全市经常性参与志愿服务人数达20多万人。

三、拓展品牌效应,始终坚持创建特色

按照“主题一致性和形式多样性”原则,不断丰富以“新理念、新模式、新风尚”为主要内容具有地域特色的的“鹿城新家庭”品牌及工作内涵。

(一)系统平台牵动。引进《幸福家庭通》和《优孕吧》健康管理系统并以“时尚健康礼包”免费发放到城乡及流动人口中有需求的家庭。目前,已登录使用该系统的家庭达60%以上其中,中年通、孕事通、优孕通和青春通等深受广大家庭关注。同时,通过印发《致全市计生家庭的一封信》、建立跟踪随访制度、专题培训和调研等,不仅确保系统良好运行,而且注重发挥附带计步器作用,鼓励家庭成员“动”起来,积极倡导绿色出行,健康运动,低碳生活。

(二)新型风尚促动。将创建内容融入包头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和 “鹿城消夏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中。围绕建设健康城市,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净化空气·保障水质·优化环境”、市容管理提质、建设健康社区(乡村、食堂)、慢性病防治、“健康包头”、优化诊疗服务、建设健康传媒(驿站)、健康饮食进厨房等十大行动,让文明健康进步的新型观念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鹿城百姓的新时尚、新追求。

三)典型示范带动。为使创建工作学有榜样,创有目标,我们在创建工作启动后,就围绕聚焦“几代同堂、尊老爱幼”的和睦家庭等“十类幸福家庭”,制定了《包头市创建幸福家庭基本标准》并不断加以完善。几年来,与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妇联等部门联合开展创评活动,截止今年已进行三届,共表彰了500户 。通过“十类幸福家庭”创评,涌现出获得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并将事迹拍成电视剧的朱清章,发展致富的贫困母亲刘玉娥、牧民额尔登毕力格等幸福家庭典型代表。典型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影响带动邻里、社区以至全社会,有力助推了创建活动。

四、实施兜底工程,始终不忘创建弱势

着眼“经济上扶助、精神上慰藉、生产上扶持、生活上关怀、医疗上保障、就业上优先”,实施关爱帮扶工程。

(一)实施精准扶贫。以“幸福工程”等项目,先后为石拐区獭兔养殖,达茂旗、固阳县肉羊养殖,九原区大棚蔬菜种植和肉羊养殖深加工,东河区沙尔沁镇果蔬生产等共投资120多万元,项目受助后年人均收入增长三倍以上即5000—10000元。

(二)实施健康脱贫工程。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坚决打赢固阳县脱贫攻坚战的若干意见》,市卫生计生委出台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全面推行为贫困人口发放一张健康卡、建立一份健康档案、配备一名签约医生“三个一工程”,确保在国家现行标准下该县贫困人口不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三)加大计生特殊家庭扶助力度。一是在市财政拨付专项资金5912万元,为全市565户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落实一次性扶助金的基础上,2016年计划拨付2000余万元落实计划生育伤残家庭一次性扶助金。二是建立并完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基本信息档案和联系人制度。三是为年满49周岁的失独父母和独生子女伤病残家庭的父母(1622人),每人购置了一份意外伤害保险,投保总金17.84万元。四是各旗县区卫计局为计生特殊家庭父母组织健康体检,部分旗县区开通了计生特殊家庭医疗服务绿色通道。五是各旗县区卫计局、计生协积极组织开展计生特殊家庭帮扶项目,通过“一助一”和“多助一”的形式对计生特殊家庭提供结对帮扶、慰问救助、家政服务、心灵关怀、联谊交流等服务。固阳县卫计局组织30多位计生特殊家庭成员在美丽的高山草甸春坤山开展“相约草原,健康同行”联谊活动;高新区卫计局联合志愿者服务队启动了为失独老人“过生日送温暖”专项活动;九原区组织计生特殊家庭成员40多人参加了“响沙湾一日游”。通过这些活动,帮助计生特殊家庭成员更好地融入社会,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五、借助项目提振,始终保持创建创新

新家庭计划项目实施以来特别是去年全国新家庭计划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我市举办后,我们乘势而上,把这一项目作为提振幸福家庭创建的有力抓手,全力推进。

(一)树立健康理念,全面提高家庭保健能力。一是开展包头市居民饮食及营养知识认知行为调查,并形成了《慢性病干预模式研究报告》。二是通过印发《鹿城居民膳食平衡指南》、举办膳食营养与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和开展“营养科学进万家”、“家庭食谱设计比赛”、“每天锻炼一小时”、“双休日健步走”等活动,积极倡导合理膳食、健康饮食、健康运动。三是依托“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基地”,利用学校卫生健康室、“悄悄话室”、“青苹果乐园”、“心理干预沙盘”等平台,为青少年健康体魄监测体检和心理疏导。四是组织街道(镇)、社区工作站对健康责任人进行培训,建立健康档案,并依托家庭健康指导中心,免费为育龄群众提供“三查”、“两癌”筛查和健康体检服务。五是结合纪念国家减灾日等时机,组织开展“居安思危”宣传教育,免费向居民播放、发放有关火灾、地震、烟雾逃生及心肺复苏等专题片及宣传资料。六是制定《包头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家庭医生制度实施方案》,积极推行社区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目前全市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有191支、2000余人,累计签约165178户,签约率为25%,其中重点人群签约率已达25.5%。

(二)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探索科学育儿有利途径。一是搞好调查摸底,建立最基础的婴幼儿家庭档案。二是依托社区,早教资源触及基层服务网底,实现科学育儿服务网格化。三是重点打造九原区国家科学育儿“乐育”母婴早教等中心,创新开展 “婴幼儿家庭教育入户指导”这一全新服务模式,形成了机构内培训和家庭服务相结合的优质品牌。截至目前,已对周边地区800多户婴幼儿家庭进行了家庭科学育儿入户指导,累计入户次数2000余次。今年3月,九原区参加了国家卫计委在西安举办的科学育儿和青少年健康发展经验交流会并作了典型发言,5月在自治区家庭发展工作会上作了情况介绍并在自治区新家庭计划项目一级培训上进行了授课。九原的这一模式现正在全市推广。

(三)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医养结合融合发展。以包头市全国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照护试点城市为契机,形成了全面开展与重点推进相结合的养老工作格局。一是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机构合作。我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年为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2次健康体检,并提供老年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服务。目前,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为263669位岁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并实施动态管理和定期随访。二是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建立双向转诊机制。我市一机医院、中心医院、土右旗蒙中医院等5家医院与养老院合作,在养老院内部开设了日常门诊。青山区“惠德”老年综合养护院则建立在核工业“二O二”医院内,双方合作更紧密、便捷。三是单一机构提供医养结合服务,既有配建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也有具备养老功能、开展老年护理的医疗机构。青山区“中环国际”卫生服务中心,内设“中环国际社区养老院”,是我市首家集基本医疗、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养生养老、康复训练、老年护理为一体的“医养结合”型养老院。2015年,全国新家庭计划项目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包头举办期间,“中环国际社区养老院”曾接受与会领导的参观指导。

(四)弘扬家庭文化,注重提升家庭发展软实力。一是以社区工作站为基地,为居民开展家庭教育、夫妻关系、代际关系及子女关系等内容的系列讲座,在社区开展家庭礼仪课堂,举办家庭礼仪知识竞赛。二是以“孝”为核心,围绕“社会保障、精神慰藉、敬业回报”,推进家庭美德建设。三是联合妇联、工会、文明办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和“文明家庭、“和睦家庭”等评选活动三是以“幸福家庭杯”趣味运动会、“快乐成长——健康宝贝”亲子运动会等活动,让家庭成员在快乐参与、愉悦运动中增进亲情、感受幸福。

新家庭计划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振了我市幸福家庭创建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广大市民更加注重家庭美德建设,注重家风家教、尊老爱幼;更加自觉维护包头市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成果,自觉投身健康城市建设;更加注重自我保健,自觉做到合理饮食、远离不良生活习惯;更加和谐向上,居民的凝聚力和社区的向心力进一步增强。实践证明,新家庭计划的实施,有利于做好新时期卫生计生工作;有利于家庭特别是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和困难家庭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管理服务创新和和谐社会建设。

今后,包头市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家家庭发展工作部门、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的部署要求,注意研究创建活动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加大组织领导和经费投入,实行目标管理,不断提高幸福家庭创建工作水平。包头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白荣2016年9月12日供稿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