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是自治区唯一的国家级“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重点联系城市”,包头市计生协着眼流动人口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今年以来,结合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司委托的“计生协会协同开展流动人口卫生计生服务模式试点和典型案例研究”工作及成果拓展运用,不断夯实流动人口计生协会组织,扎实开展流动人口健康服务年“6+1”活动。
一是开展了一次健康需求调查。年初,协会协同深入街坊社区,进行入户调查,填写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1000份。调查问卷中涉及到希望在社区得到的服务需求依次为扩大妇女健康体检人群、帮助解决流动人口就业、小孩托管、租住房、子女入学、医保异地报销等22项。经统计分析,包头市流入人口中,18-50岁的比例达80%;初高中文化的比例达67%;务工经商的比例达43.3%;打零工的比例34%。一孩、二孩家庭居多,占调查总数的91.3%;女性占调查总数的65.7%;在社区享受到计生服务的比例72.7%;获得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主要途径依次是宣传资料、新闻媒体、宣传栏、健康义诊等;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58.0%。由此可以看出,流动人口由于受教育程度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流入人口健康意识薄弱、卫生知识匮乏,缺少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加大宣传普及力度十分必要。
二是组建了一支健康指导员志愿者队伍。志愿者队伍主要由医务工作者、教师、计生协会员等组成,深入流动人口中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咨询服务和技能培训。九原区计生协会为提高流动人口再就业技能,举办了流动人口保健推拿技能培训班,40余人参加此次免费专业劳动技能培训,并获得国家认定的保健推拿合格证书。各社区充分发挥计生协会会员联系群众广的优势,在以技能培训促进居民就业中将流动人口纳入培训范围,免费培训家政服务技能,如家政服务礼仪及婴幼儿护理知识、老人护理常识、病人护理知识、孕产妇护理知识等等,帮助流动人口增强就业能力。据统计,经过培训的流动人口就业率达95%以上。
三是开展了一系列宣传倡导活动。充分发挥计生协会群众性宣传优势,利用市计生协会与《内蒙古北方周末》、市卫计委联办的《健康包头》周刊、市广播电台联合广播的《吴君谈健康》等平台,为包括新市民在内的群众提供优生优育、生殖保健、妇幼保健、预防接种、健康教育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肝炎、艾滋病等重点疾病基本防治知识;通过计生协会门户网站和鹿城健康365微信公众平台,流动人口还可以了解卫生计生重大政策发布、政策权威解读,接受健康咨询服务,实现了流动人口与医疗机构的互动和零距离接触;流动育龄群众可通过登录药具管理中心门户网站或关注“佳期无忧”微信公众号,即可申请免费药具领取端口,为流动育龄群众宣传科学有效的避孕方法和避孕健康常识;市计生协会联合医学院开展包头市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居民饮食及营养知识认知行为调查,并转化形成的《慢性病干预模式研究报告》成果;通过印发《鹿城居民膳食平衡指南》、《流动人口健康促进倡议书》、举办“膳食营养与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和开展“营养科学进万家”、“家庭食谱设计比赛”等,形成关注关心流动人口健康的社会氛围;结合国家减灾日等时机,协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居安思危”宣传教育及演练,向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市民播(发)放有关火灾、地震、烟雾逃生及心肺复苏的专题片及宣传资料;针对包头市工业企业多、企业流动人口多的特点,市、县计生协定期会同企业开展健康大讲堂,特别是对从事有危害健康因素职业的流动人口,开展职业卫生、职业防护的教育,提高企业职工自我防护及保健意识。
四是开展了一轮关怀关爱活动。市、旗县计生协会主动与关工委、妇委会、团委等部门合作,开展“身体营养——流动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和干预活动”、“精神营养——放飞爱心书送希望”赠书助读活动”、阳光温暖——“走访慰问流动儿童困难家庭活动”、“真心呵护——流动儿童健康体检活动” 等一系列关爱流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活动;结合计生协会协同开展流动人口卫生计生服务模式试点工作启动推进,联合包头市心理健康学会走进市重点扶贫和流出人口较多的固阳县,启动全市“关爱流动留守儿童‘暖冬行动’”,为留守儿童发放价值11万元的书包、篮球、足球、羽毛球、系列丛书等慰问品,并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对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流动留守学生进行了资金帮扶,协调武汉健民药业送去了价值7000元的小儿龙牡壮骨冲剂等药品,爱心人士还捐赠了暖心手套;各旗县区结合实际,部门联合,开展了“感恩你我,幸福同行”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圆梦女孩志愿活动暨爱心企业结对帮扶脱贫活动,为留守儿童、困难女孩家庭赠送34部移动亲亲可视电话及68张父母连心亲亲电话卡,并赠送一年免费通话费;九原区计生协、红会、民政局、区团委、教育等部门联合开展了 “手拉手传递温暖 心连心共促成长”救助关爱活动,为10位计划生育家庭贫困母亲和90位流动贫困家庭女孩及流动、留守儿童帮扶救助款3.5万元;采取计生协会+合作社模式,做实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项目,解决了80余位贫困母亲和流动人口的就业问题,每户今年收入可增加5000多元;扩大计划生育家庭保险项目实施范围,为子女在1-18岁之间的流动人口家庭购买了家庭意外伤害保险,提高了流动人口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
五是在流动人口中提倡参与一项健身运动。充分发挥包头市广场和公园等群众运动场所多而且免费的优势,组织倡导流动人口参与健步走、广场舞、羽毛球、乒乓球等健身运动,协调支持工作场所建设适当的健身活动场地,针对包头工业城市特点,在流动人口职业人群中推广工间操等健身活动。特别是在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多彩包头、绚丽内蒙古” 健身广场舞大赛如火如荼,各代表队身着靓丽的服装,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娴熟的舞姿,跳出了昂扬的姿态和健康的形象。伴随着《山里红》、《祖国你好》、《中华全家福》、《吉祥中国年》、《共圆中国梦》、《再唱山歌给党听》等欢快优美的旋律,舞动出了阵阵精彩。不仅推进了全民健身运动,丰富了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而且提升了流动人口的融入感。
六是培育一批流动人口健康家庭。为提高我市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水平,保障流动人口健康权益,促进流动人口及其家庭全面发展,计生协会将组织开展“流动人口健康家庭”评选活动。评选活动拟从家庭卫生整洁、主动学习健康知识、优生优育、尊老爱幼、家庭和谐等内容为评选标准(试行),择时进一步培育并评定和表彰。旨在通过典型示范效应,提高流动人口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使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和促进工作更加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在全市营造健康和谐的良好氛围。(包头市计生协 牛素清)